close

對於「打、罵」在管教的過程中是否必要?這點我還在觀察,觀察妞妞,也觀察我自己

我不會不贊成適度的打罵(應該不是罵,只是嚴厲堅定的語氣),只是我自己認為我不是適合使用打罵來教育孩子的媽媽,

可能我自己就不是用打罵被教出來的小孩吧!

至於我不打妞妞,一個原因是我主觀認為妞妞還沒有不乖到需要用打的地步,

再來,在許多教育文獻上提到打孩子的許多缺點,

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用打的根本沒有用

雖然中國人有棒下出孝子的觀念,但我認為「打」是下下策

打「也許」當下迅速有效,但我覺得那是懶得「教育」才用的捷徑,長久下來,並沒有好處。

我打過妞妞兩次,都是因為吃飯問題,

一次是因為不想吃了,故意把飯打翻,那次我打她手心,

一次是因為她答應我即使不坐餐椅也不會亂跑,我才放她下來她就立刻跑走,那次我打她屁股,

其實看起來是吃飯問題,但實際上我都不是因為她不吃飯打她

第一次我打她手心,是要告訴她不能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不想吃飯

第二次我打她屁股,是因為她沒有做到答應我的事情

(可見妞妞被打的同時,有一個表面行為出現,跟真正被打的行為,小小年紀的她能知道她真正被打的原因嗎?)

兩次打她,我都在打的同時告訴她被打的原因,我不知道這個年紀的妞妞講不講理,講理通不通

但是我覺得「打」的本身並沒有效果,妞妞並沒有因為「痛」而學到了什麼,痛本身只讓她知道行為不對

至於為什麼不對,這樣做為什麼不行,是哪一件事情哪一個部分挨打了,他心裡可能是很多問號

如果妞妞從「痛」中學到了什麼,我覺得那是伴隨的「講理」得到的效果

所以我覺得,「打」也許是種手段,但是同時的「教育」才是更重要的

那麼,究竟還要不要用打的方式呢,說真的,有時後被盧到一個不行,真的會很想八下去

大部分的時候,我會控制住,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後,再想有沒有替代方式

還有一個我盡量不打妞妞的原因是因為她會學,其實打小孩,本身就是一種以暴治暴的行為

小孩子還不會認為「因為我錯,所以被打」,她只會認為「我做了一個行為,然後被打」

所以「打人」這件事情是被允許的,因為大人也這麼做!

大人可以有很多理由解釋,但是小孩子透過模仿的學習是非常直接而立即的,她只會學到「大人可以打我,所以我也可以打人」

 

從我覺得妞妞聽得懂人話開始,我就花非常多的時間在跟她「溝通」

我自認為自己對小孩的耐心跟EQ都還夠,所以我真的被「惹毛」的情況很少

所以我覺得我還能蠻平靜的跟妞妞「耗」(但不見得每一次都做得到)

我會嘗試先去理解她的感受,推測她的行為動機,不帶判斷(這一點其實很難,需要不斷的提醒自己)描述她的行為本身,

然後表達我的感受,別人可能的感受,留一點讓她自己做決定的空間

比如說有時後妞妞不收玩具,有時後叫了兩、三次「妞妞來收玩具」,她都不想收,有一次我的處理方式是:

我問她「妞妞為什麼玩完的玩具都不收?你是不是覺得玩具這麼多、這麼亂妳不會收?」她說「是啊,我不會收,我還要玩」

我說「妳玩完一樣玩具,沒有收,又拿下一樣玩,所以最後就這麼多,多到妳不會收啦!要是你不收玩具,等一下跑來跑去踩到跌倒怎麼辦?」

妞妞說「媽媽幫我收」

我就說「可是我又沒有玩玩具,為什麼是我來收?阿嬷帶妳一天還要幫妳收玩具,這樣阿嬷也會很累ㄋㄟ,妳要不要自己趕快收一收,媽媽幫妳忙,我們一起收」

有時後,妞妞就會開始在幫忙下開始收,有時後還是不理我。大人來收其實很快,幫她一點忙,她至少覺得「我們是一國的」,一邊幫忙,一邊指導,妞妞也比較有完成的自信。

但是要是碰到她不鳥我的時候,就要加點料了,比如說把收拾當成遊戲,她就樂於參與了。要還真的不收,那「自然後果」就出現了,玩具會通通到垃圾桶去~

所以像這類的情況,動怒、打罵都是不需要的!

 

總歸來說呢,我自己覺得,要打要罵之前要先注意一些事情

1.成長過程中發生的「必然成長行為」不能打罵,比如說丟湯匙、畫牆壁、打破東西

2.罵不能謾罵、不能做人身攻擊、不能把無關的事情拿來罵、不能損害孩子的自尊(所以我覺得罵是沒必要的,需要的只是堅定告知的語氣)

3.在「值得被打」的行為出現時,先予以警告,而警告的方式只要告訴他「這個行為本身不被允許」,如果再做的話會有哪些「自然後果。盡量不要出現「你再.....,我就打你」這樣威脅、恐嚇的語氣(老話一句,孩子會學)

所以仔細想想,打罵教育好像是不必要的,就長遠來看,打罵只是迅速,有馬上看得見的成果,但不見得有效,也蘊藏著後遺症

教育,是要靠親子之間不斷的溝通、充分的瞭解與理解、累積對彼此的信任,以完整孩子的自尊與人格

有自尊的孩子,瞭解自己生命的價值,知道自己值得被愛,不會輕易的去傷害自己或他人,也才有愛他人的能力

 

最近的新聞事件,讓我覺得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,讓我們想想:

我們是否會蹲下來,凝視孩子的眼睛,感受他所看到的世界(如果我們能感受到 他的感受,就能多給他一些肯定)

我們是否都有能有耐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訴說(傾聽是理解與對話的開始)

我們是否能夠尊重他們為自己做決定,以溝通、討論取代否定及命令(尊重他的決定,養成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態度)

教育最重要的場所在家庭,而且是一個充滿愛、瞭解和尊重的家庭

爸爸媽媽們,離開電視、放下手機,與孩子在一起時,就全心全意的和他在一起吧!

有個教育學家說,『教育沒什麼,唯愛與陪伴而已!』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da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