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啊,再打開自己的部落格已經是半年後了(密碼都快要忘記了~),
唉啊,我實在是個懶嗎,部落格有一搭沒一搭的紀錄著,真是可以用支離破碎形容~
當然,妞妞又長大半歲了,而且也已經過了三歲生日,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小幼童了!
當個職業婦女,白天工作,下班後準時回家,覺得和孩子的相處時間已經夠少了,
回家後就完全進入媽媽的角色,全心全意的當個媽媽,打點吃飯洗澡、陪孩子玩、讀故事書,有時後要處理一下她的「歡」跟「盧」。
等孩子上了床,我也跟著一起昏倒,然後週而復始,孩子就這樣不知不覺的長大了~
有時後,看著很多媽媽在部落格的分享,會覺得自己好像沒有花很多時間陪小孩、沒有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玩。
很多很想和妞妞一起進行的活動、手做遊戲、玩具等等,
或者因為懶,或者因為時間不夠,或者一有空就盡量都帶出去玩,所以也都沒能進行,不過我都告訴我自己,
「沒關係,專注的陪伴與愛才是最重要的!」
「陪伴孩子時,做了哪些事不重要;陪伴孩子時,教養的態度與身教的教化才是更重要的!」,
媽媽要先寬心,孩子才能感到安心~
也許這種看似毫無目的的陪伴,能更激發孩子的想像與創意,
「留白是為了給她更多自我發展的空間」(這樣安慰自己好像可以原諒自己的懶惰:P)
我常常在妞妞自己玩的時候偷聽她的自我對話
我發現她常常會用跟我一模一樣的口氣跟語調和用詞講話,尤其她在玩扮演媽媽的角色時
妞爸常常會對她說「妳再不乖我就打妳」,我就發現妞妞也常常會對我或玩具說「你不乖,我要打你」
所以孩子的學習能力真的非常強,這讓我常常警惕自己跟她說話的方式,我常告訴我自己
「除非有立即的危險,不然盡量用正面的語詞與鼓勵、提醒的語氣取代負面的不允許」,
所以她在做大人所「不准」的行為時,我也會告訴她「妳這樣是有危險的喔,請你要小心」
2.3歲的孩子,嘗試、探索、冒險本來就是天賦的特質,
在成功探索冒險中,得到自信,
即使失敗了,受了挫折,在鼓勵下,拍拍屁股也沒啥事,
我相信孩子是在這樣的過程中,形成未來的人格,勇於嘗試,不害怕失敗
我們在說現在很多媽寶,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,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,什麼事都不想嘗試,
是不是在成長的過程中,他的探索能力就已經被扼殺了
我實在是捨不得犧牲這樣寶貴的天性,抹殺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
所以在一定的距離內的看著、呵護著,是我所能做的
而父母所扮演的支持性角色,絕對是非常重要的
小記事一則
小女生愛美大概是天性吧,雖然我不常塗塗抹抹,但是瓶瓶罐罐還是有一些
妞妞每次站在我鏡子前,就會要我也拿個一瓶來給她抹
(所幸現在老木的保養品都自己做,沒啥雜七雜八的成分,即使妞妞趁媽媽不在來亂抹一通也安心)
昨天洗澡前,又要我拿那瓶黃色的(蘆薈膠)給她抹
我就拿給她,給她後我就進浴室放洗澡水了,
然後就聽到「咚」一聲,出來一看,瓶口已經正面朝下躺在地上了,整瓶蘆薈膠沒有整瓶空也去了半罐
妞妞馬上跟我說「我不是故意的,對不起」,我看她的表情我知道她真的是不小心的
我心裡其實挺高興的,因為妞妞知道什麼情況該說「對不起」了,而且是真誠的表達歉意
我摸摸她的頭,我說「喔喔,妞妞又不小心了,又打翻東西囉,你看媽媽的瓶子快要空空了,你看地板是不是黏黏了」
我知道犯錯是成長的過程,我平常就不會因為這類的事情大發雷霆,
妞妞從來不會因為打破玻璃杯、打翻東西這類的事情害怕、緊張,只是還是知道自己做錯事情
她就說「沒有啦,只是水水而已啦」
我說「那,是妞妞打翻的,妞妞是不是該收拾乾淨呢,媽媽去幫你拿些衛生紙」
我拿些衛生紙,教妞妞該怎麼清理
有時後,自己心愛的東西或重要的文件被孩子打破、弄壞,心理難免有氣,尤其如果又在孩子調皮搗蛋之後
不過氣急敗壞,把孩子訓了一頓之後的後果,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,可能會想掩飾,大一點可能學會說謊
所以不如從小,就教她坦然面對,然後勇於負責,這樣不傷孩子自尊,也訓練孩子自理能力與負責態度
妞妞之前也有過好幾次打破玻璃、弄壞東西的經驗
我都是先穩定她的情緒,跟她說沒關係,但是都會帶著她一起善後,讓她經驗犯錯雖然媽媽會包容,但不是每次都可以粗心犯錯的
並且每一次她拿東西、倒水或是幫忙做點家事時,甚至是調皮愛爬高,做危險動作,我都會一直提醒她要自己小心
同時也把「要是不小心」的後果先告訴她
人的天性就是越禁止的事情她就越愛做,趁你不注意時做,趁你沒看到時做,
因此,我的態度是,與其一直禁止,不如教她如何好好使用、如何小心使用
小小孩,用講的,沒有親身體驗,其實她還是不知道嚴重性,
在父母的觀照下,犯點小錯,體驗一下痛、體驗一下善後,我覺得對她才有幫助
3歲的孩子,靠感官、靠行動在學習,他們喜歡模仿,這時候父母的身教重於言教
之前我很重視跟妞妞「溝通、用講的」,我覺得她可以內化,
不過現在覺得,配合讓她自己去感受,同時讓她模仿好的行為
更有效果,也更符合這個年紀孩子的身心發展~